目 录
一、 2017年我国经济社会整体运行情况 1
1. 2017年我国居民收入与消费情况 3
2. 2017年末我国就业情况 6
3. 2017年末我国外汇储备情况 6
4. 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7
5. 2017年末我国城市建设与环境情况 11
二、 2017年我国社会经济具体发展情况 12
1. 农业 12
2. 工业和建筑业 13
3. 国内贸易 16
4. 对外经济 16
5. 交通、邮电和旅游 22
6. 金融 25
7. 社会保障 26
8. 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体育 27
9. 卫生和社会服务 30
10. 自然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30
最近,国家统计局公布: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827122亿元,同比增长6.9%,为近年来首次提速。城市GDP方面:截至1月23日,全国城市去年经济运行数据多已公布,根据信息汇总,2017年中国城市GDP(经济总量)100强排名如下:
四大经济强省方面:广东21个省辖市中10个进入百强;江苏13个省辖市全部进入百强,是唯一所有省辖市都跻身百强的省份;山东17个省辖市中15个进入百强,数量居全国各省首位;浙江11个省辖市中8个进入百强。
详细排名:
排名 城市 GDP亿元 同比增长 人口
1 上海 30133 6.9% 2418万
2 北京 28000 6.7% 2171万
3 深圳 22286 8.8% 1090万
4 广州 21500 7.3% 1404万
5 重庆 19530 9.5% 3372万
6 天津 18595 3.6% 1547万
7 苏州 17000 7% 1065万
8 成都 13890 8.1% 1592万
9 武汉 13400 8% 1077万
10 杭州 12556 8% 919万
区间分析:根据最新核算,深圳的经济总量在2016年就已超越广州,作为经济特区和开放前沿,其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GDP未来有望超越京沪;去年天津投资情况不佳,虽然并未受到滨海滨区改变统计口径的影响,但经济增速仍下滑明显。
11.南京(江苏2)11715亿元,同比增长8.1%(人口:827万)
12.青岛(山东1)11258亿元,7.5%(人口:871万)
13.无锡(江苏3)10511亿元,7.4%(人口:653万)
14.长沙(湖南1)10200亿元,9%(人口:765万)
15.宁波(浙江2)9850亿元,7.6%(人口:788万)
16.佛山(广东3)9500亿元,8.5%(人口:846万)
17.郑州(河南1)9003亿元,8.2%(人口:1001万)
18.南通(江苏4)7750亿元,8%(人口:730万)
19.东莞(广东4)7580亿元,8.2%(人口:832万)
20.烟台(山东2)7550亿元,6.5%(人口:701万)
区间分析:长沙GDP提升迅速,接连超越许多城市,突显了娱乐产业和明星效应的助推作用;郑州近年来迅猛发展得益于河南举全省之力,而做大做强的郑州也带动了全省发展的提速,这与“小马拉大车”终致全省经济增长缓慢的省会发展模式形成鲜明对比。
21.泉州(福建1)7533亿元,同比增长8.3%(人口:851万)
22.大连(辽宁1)7363亿元,7.1%(人口:700万)
23.济南(山东3)7285亿元,8.2%(人口:706万)
24.西安(陕西1)7206亿元,7.8%(人口:945万)
25.合肥(安徽1)7191亿元,8.8%(人口:937万)
26.福州(福建2)7128亿元,8.5%(人口:757万)
27.唐山(河北1)7012亿元,7%(人口:1024万)
28.常州(江苏5)6620亿元,8.1%(人口:471万)
29.长春(吉林1)6613亿元,8%(人口:880万)
30.哈尔滨(黑龙江1)6609亿元,6.7%(人口:1063万)
区间分析:去年济南大力修路,经济增速开始提升,但被誉为“济南两条腿”之一的第二条经十路(旅游路-刘长山路延长线)仍未贯通,加快发展还需更大魄力;西安去年经济增速本不算快,但托管西咸新区使得原咸阳部分GDP纳入自身统计,实现了经济总量的激增。
31.徐州(江苏6)660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871万)
32.石家庄(河北2)6558亿元,7%(人口:1078万)
33.潍坊(山东4)6325亿元,8%(人口:927万)
34.沈阳(辽宁2)5870亿元,3.5%(人口:829万)
35.温州(浙江3)5485亿元,8.4%(919万)
36.绍兴(浙江4)5311亿元,7.2%(501万)
37.扬州(江苏7)5064亿元,8%(人口:500万)
38.盐城(江苏8)5050亿元,7.9%(人口:724万)
39.南昌(江西1)5000亿元,9%(人口:537万)
40.淄博(山东5)4886亿元,8%(人口:464万)
区间分析:沈阳受“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政策红利推动,经济形势有所回温,整体表现好于去年;温州人口基数大、辖区面积广,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经济增速近年来保持高位运行,今后在全国GDP排名有望进一步前移。
41.昆明(云南1)4856亿元,同比增长10%(人口:726万)
42.泰州(江苏9)4744亿元,8.2%(人口:508万)
43.鄂尔多斯(内蒙古1)4716亿元,7.1%(人口:201万)
44.济宁(山东6)4620亿元,7.2%(人口:808万)
45.台州(浙江5)4388亿元,8.1%(人口:603万)
46.临沂(山东7)4345亿元,7.9%(人口:1044万)
47.洛阳(河南2)4343亿元,8.7%(人口:680万)
48.厦门(福建3)4300亿元,7.5%(人口:400万)
49.东营(山东8)4198亿元,7.1%(人口:209万)
50.南宁(广西1)4180亿元,8.5%(人口:752万)
区间分析:泰州作为一座充满活力的新兴地级市,发展速度连续多年位居江苏前列,去年更居于榜首,未来其在省内的GDP排名有望继续前移;金砖峰会的成功举办提升了厦门城市化水平和国际知名度,基建、旅游、交通、贸易等领域均受益明显。
51.镇江(江苏10)4100亿元,同比增长7.5%(人口:319万)
52.嘉兴(浙江6)4083亿元,8%(人口:455万)
53.襄阳(湖北2)4066亿元,8.2%(人口:550万)
54.金华(浙江7)4010亿元,7.8%(人口:545万)
55.宜昌(湖北3)3957亿元,7.6%(人口:413万)
56.惠州(广东5)3830亿元,8%(人口:476万)
57.沧州(河北3)3643亿元,7.2%(人口:780万)
58.漳州(福建4)3555亿元,8.5%(人口:505万)
59.威海(山东9)3550亿元,8.2%(人口:280万)
60.邯郸(河北4)3541亿元,6.8%(人口:949万)
区间分析:漳州凭借出众的区位优势,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近年来经济增速持续高位运行;威海作为世界宜居之都和全国首个国家级卫生城,其环保至上的发展思路和绝佳的城市环境显著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带给今日中国以深刻启示。
61.贵阳(贵州1)3518亿元,同比增长11%(人口:470万)
62.中山(广东6)3500亿元,7.6%(人口:356万)
63.泰安(山东10)3466亿元,7%(人口:556万)
64.包头(内蒙古2)3448亿元,4.7%(人口:286万)
65.淮安(江苏11)3350亿元,7.5%(人口:564万)
66.榆林(陕西2)3337亿元,7.8%(人口:375万)
67.德州(山东11)3296亿元,7.5%(人口:562万)
68.岳阳(湖南2)3273亿元,8.7%(人口:563万)
69.常德(湖南3)3246亿元,8%(人口:609万)
70.保定(河北5)3220亿元,7.1%(人口:1043万)
区间分析:泰安近年来通过发展以主题公园为代表的旅游大项目,从过去单一的泰山旅游时代迈入泰安全域旅游时代,发展质量显著提升;保定紧邻被称为“千年大计”的雄安新区,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将搭上高速发展的顺风车。
71.聊城(山东12)3205亿元,同比增长7.5%(人口:597万)
72.太原(山西1)3200亿元,7.1%(人口:432万)
73.呼和浩特(内蒙古3)3179亿元,3.9%(人口:300万)
74.芜湖(安徽2)3100亿元,8.5%(人口:367万)
75.廊坊(河北5)3098亿元,6.5%(人口:450万)
76.衡阳(湖南4)3085亿元,8.1%(人口:734万)
77.茂名(广东7)2924亿元,8%(人口:747万)
78.南阳(河南3)2917亿元,6.8%(人口:1009万)
79.菏泽(山东13)2880亿元,8.6%(人口:843万)
80.乌鲁木齐(新疆1)2799亿元,8%(人口:352万)
区间分析:太原与黄河流域其他内陆城市一样,近些年发展缓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黄河下游缺少上海那样的超大城市来引领带动全流域的形象提升;乌鲁木齐受益于“西部大开发”等多重政策利好,近年来经济表现良好,并且还将长期保持这一势头。
81.湛江(广东8)2790亿元,8%(人口:724万)
82.遵义(贵州2)2777亿元,12%(人口:800万)
83.吉林(吉林2)2761亿元,7.1%(人口:441万)
84.江门(广东9)2750亿元,8%(人口:448万)
85.柳州(广西2)2743亿元,7.1%(人口:396万).
86.株洲(湖南5)2725亿元,7.5%(人口:402万).
87.许昌(河南4)2700亿元,7%(人口:431万)
88.滨州(山东14)2680亿元,5.5%(人口:380万)
89.连云港(江苏12)2630亿元,7.3%(人口:507万)
90.宿迁(江苏13)2610亿元,7.3%(人口:485万)
区间分析:湛江虽为省域副中心,但发展水平不高,随着广东促进均衡发展的政策推进,其经济增速也有望提升;遵义自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起,经济增速就不断提升,这给很多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滞后城市提供了借鉴。
91.枣庄(山东15)2497亿元,6.7%(人口:392万)
92.珠海(广东10)2494亿元,9%(人口:168万)
93.大庆(黑龙江2)2480亿元,5%(人口:300万)
94.周口(河南5)2456亿元,7%(人口:880万)
95.咸阳(陕西3)2451亿元,2.1%(人口:527万)
96.湖州(浙江8)2450亿元,7.5%(人口:262万)
97.兰州(甘肃1)2445亿元,6.3%(人口:401万)
98.郴州(湖南6)2427亿元,8.2%(人口:469万)
99.新乡(河南6)2316亿元,7.1%(人口:600万)
100.焦作(河南7)2395亿元,8%(人口:369万)
区间分析:枣庄是工业城市转型的典范,成功打造了台儿庄古城、大运河等世界级旅游品牌,成为一座风景优美的旅游城市,GDP含金量稳步提高;周口GDP高度依赖县域经济,城区人口和产值占全市比重过小,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活力的提升。
城市之间的激烈竞争是中国经济快速崛起的主要动力。作为经济增长驱动的引擎,各大城市GDP在2017年也进入新的规模。
第一财经记者统计显示,2017年有27座城市经济总量突破了7000亿大关,其中GDP万亿俱乐部城市增至14座;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GDP之和达到10万亿,相当于韩国的经济体量;重庆的经济总量超过了天津,上升至全国第五。
北上广深之和约占总量1/8
不少城市迈上了新台阶,亮点频现。
其中,榜首的上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133.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增速与上年持平,成为我国首个突破3万亿元大关的城市。
上海市统计局总经济师汤汇浩表示,这是上海经济平稳增长“自然而然”会出现的情况。汤汇浩表示,GDP突破3万亿元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也是上海经济的新起点。但更重要的是在新起点上追求高质量的发展,提高上海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
北京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去年北京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00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7%。其中,全年新经济实现增加值9085.6亿元,按现价计算,增长 9.8%,占全市经济的比重为32.4%。
广州也实现了新突破。数据显示,2017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2万亿元大关,达21503.15亿元;同比增长7.0%,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这也是继上海、北京和深圳之后,第四个GDP突破2万亿大关的城市,同时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经济总量集体迈入2万亿大关。
深圳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全市生产总值22438.39亿元(含R&D支出纳入GDP部分,含深汕特别合作区),与广州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到935亿元。
数据显示,去年全年深圳新兴产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四大未来产业)实现增加值9183.55亿元(已剔除行业间交叉重复),增长13.6%,比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到40.9%,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深圳的人口流入和增长步伐不断加快。数据显示,全市年末常住人口1252.83万人,比上一年增加约62万人,是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最快的城市。
北上广深四个城市的GDP总量相加达到10.16万亿元。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中国GDP总量为82.71万亿元,也就是说北上广深四个城市的GDP总量占全国GDP总量的1/8左右。
从总量上看,北上广深GDP之和大致与韩国相当。不过,北上广深总人口7000多万,所以人均GDP还是比韩国低。
“除了经济总量外,要看到韩国的创新、公共服务、社会发展水平等很多方面都还值得我们学习。比如像韩国的农村,基本都很干净,这一点我们差距还很大。”广东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彭澎说。
表:27座经济总量超过7000亿的城市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及公开报道,其中济南和合肥为预计数
重庆超天津 14城入万亿俱乐部
重庆2017年GDP超过了天津,上升至第5位。
数据显示,2017年,重庆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500.2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3%。按照今年增长目标,重庆很有希望成为第5个突破2万亿大关的城市。
彭澎分析,以重庆的发展空间和容量,超过天津实属正常,重庆有3000多万人口,8.24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中等省份,发展空间还很大。以目前的发展势头,到2020年甚至有望在总量上赶超广深。
不过即便如此,由于人口基数,重庆的人均GDP、产业结构等水平仍与广深有差距。
此外2017年,随着长沙和无锡GDP突破万亿大关,我国GDP万亿俱乐部城市也增至14座。从行政级别上来看,北京、上海、天津、重庆为直辖市;广州、深圳、武汉、成都、杭州、南京、青岛为副省级城市;长沙是省会城市,只有苏州和无锡是普通地级市。
这14座城市中,有13座城市分布在5大国家级城市群。其中长三角达5个之多,珠三角、京津冀、成渝和长江中游各2个,不在这5大城市群的城市只有青岛,位居第12位。
从大的区域分布上来看就,东部沿海占了10个之多,中部和西部各2个。西部的两个城市都是来自西南的成渝经济区。西北和东北两大区域都尚无GDP万亿城市。
西北地区经济总量最大的城市是西安,去年GDP达到了7469.85亿元,从目前披露的数据看,位居各城市第22位。
第一财经记者查阅历史数据发现,2007年西安GDP总量在各大城市中仅位居第38位,10年间上升了16个位次,是近十年来上升最快的城市之一。
2月7日,国家发改委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作为关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西安正式跻身国家中心城市行列,未来西安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打开。
按照规划,将打造由西安、咸阳主城区及西咸新区为主组成的大西安都市圈。推动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按程序合理调整行政区划,打造带动西北、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
合肥、福州、济南等几座城市也都首次突破7000亿大关,并且都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其中,今年的合肥市政府工作报告称,过去五年,合肥市GDP连跨三个千亿台阶,预计2017年合肥生产总值将突破7000亿元,主要指标稳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十。今后五年,合肥力争GDP超过1.1万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和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
福州去年GDP增速达到了8.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列全省设区市第2位,超过了省内另外两大中心城市厦门和泉州。近几年福建省正在下大力气发展闽江口经济,通过福州新区、自贸区建设带动闽江口乃至福建中北部的发展。福州经济总量与省内经济总量第一的泉州之间的差距也不断缩小。
专家分析,在经济发展进入到新常态、转型升级新阶段后,省会城市所拥有的科教文化、地理交通等各种资源优势逐渐显现出来。目前省会城市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人口向中心城市的集聚,省会城市的引领作用将进一步凸显。
哪些地区的 GDP 值得关注?
贵州和云南是地区 GDP 增速最高的,贵州 9 个地区中,有 8 个地区的 GDP 增速在 11%以上,但也有一个地区(黔东南州)GDP 增速仅 5.2%;云南 14 个地区中,10%及以上增速的区域有 8 个,其余 6 个地区 GDP 增速最低也 有 8.7%。
地区 GDP 增速低于 5%的地区中,甘肃省占了 10 个,其中还有两个地区 GDP 增速为负;辽宁省占了 7 个,但辽宁省各地区 GDP 增速的环比变化名列前茅,14 个地区的 GDP 增速环比增幅均值超过 8%。
哪些地区的一般预算收入值得关注?
在增速最高的 20 个地区中,山西省独占 6 个,与 2016 年山西省收入增速 普遍下降导致的低基数有关;其他增速较高的地区较为分散,包括东北的 辽宁和黑龙江,中部的河南、安徽、陕西等,西南的四川等。
40 个一般预算收入负增长(财政实力下滑)的地区中,主要集中在内蒙古(7 个)、吉林(6 个)、广西(6 个)、江西(5 个)和江苏(5 个)地区, 意味着这些区域的财政实力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2016 年-2017 年一般预算收入连续下滑的地区共有 12 个,分别位于江西(鹰潭、抚州、萍乡、吉安)、江苏(淮安、盐城、镇江)、湖南(郴州)、 吉林(延边)、广西(崇左)、甘肃(定西)、安徽(池州),这些区域的城 投债或将面临更大的评级下调压力。
如何看待一般预算收入与支出的关系?
对地方政府的一般预算支出和一般预算收入进行比较,可以大致判断出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支持力度,一般预算支出/一般预算收入比较大的地区,意味着上级政府的支持力度更大,反之亦然。从区域来看,一般预算支出/收入比值较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黑龙江、吉林)、西南(云 南、四川、贵州)和西北(青海、宁夏、甘肃、新疆)地区,这类区域也是我们通常所比较熟悉的中央支持力度比较搞的地区。
如何看待基金预算收入/一般预算收入的关系?
基金预算收入/一般预算收入比值比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广东、四川、 山东、河北等地区),一般意味着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较高,长期来看,财政实力对于债务的保障程度有减弱的风险。而对于比值比较低 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云南、江西等地区),并非意味着自身经济实力较强,反而意味着土地出让难度较大。
总结:2017年地方经济财政表现好于去年,但仍需关注部分经济和财政下滑幅度较大的区域,比如吉林、甘肃、江西等省份的地级市。
风险提示:地方政府经济增速下滑,财政收入下滑,债务率攀升;数据信息不全面。
正 文
我们主要对 2017 年地方政府的 GDP、一般预算收入、一般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收入数据 进行搜集整理,数据来源包括但不限于各省、市《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关于 2017 年预算执行情况和 2018 年预算草案的报告》、《经济运行快报》, 以及财政、统计等政府部门公开发布的信息。
1. 哪些地区的 GDP 值得关注?
2017 年地区 GDP 增速分布主要集中在 5.0%-10.0%的区间内,其中增速前 10 的地级市 GDP 增速均大于等于 11%,其中八个地区分布在贵州省,新疆和云南各有 1 个地区。
从 GDP 增速的地区分布图来看,贵州和云南是地区 GDP 增速最高的,贵州 9 个地区中, 有 8 个地区的 GDP 增速在 11%以上,但也有一个地区(黔东南州)GDP 增速仅 5.2%;云 南 14 个地区中,10%及以上增速的区域有 8 个,其余 6 个地区 GDP 增速最低也有 8.7%。
地区 GDP 增速低于 5%的地区中,甘肃省占了 10 个,其中还有两个地区 GDP 增速为负; 辽宁省占了 7 个,但辽宁省各地区 GDP 增速的环比变化名列前茅,14 个地区的 GDP 增 速环比增幅均值超过 8%。
全国范围内,GDP 增速环比增幅最大的 20 个地区中,辽宁占了 8 个,新疆占了 4 个,黑龙江和山西各占了 3 个;除新疆外,辽宁、黑龙江和山西的地区 GDP 增速水平均不高,均低于去年全国 GDP 增速 6.9%。
GDP 增速环比降幅最大的 20 个地区中,甘肃省占了 6 个,河南占了 4 个,吉林和内蒙古占了 3 个;其中河南省各地区 GDP 增速均值仍然高于全国 GDP 增速,而内蒙古、吉林和 甘肃的地区 GDP 增速均值均比较低(均列在最低的 5 个省份),考虑到内蒙古地区“挤水分”,吉林和甘肃地区或有类似嫌疑。
2. 哪些地区的一般预算收入值得关注?
2017 年不同各地区一般预算收入增速差异较大,最高增速超过 50%,而最低增速基金-50%。
从一般预算收入增速比较高的地区来看,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在增速最高的 20 个地区 中,山西省独占 6 个,与 2016 年山西省收入增速普遍下降导致的低基数有关;其他增速较高的地区较为分散,包括东北的辽宁和黑龙江,中部的河南、安徽、陕西等,西南的四川等。
从一般预算收入增速为负的地区来看,40 个一般预算收入负增长(财政实力下滑)的地区中,主要集中在内蒙古(7 个)、吉林(6 个)、广西(6 个)、江西(5 个)和江苏(5 个)地区,意味着这些区域的财政实力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其中,吉林省已公布一般预算收入数据的地区中,除长春市继续保持 8.3%的较高增速,其余地区财政收入均出现负增长。
对于财政实力的对比,更加需要关心的是那些一般预算收入增速出现连续下滑的地区。 2016 年-2017 年一般预算收入连续下滑的地区共有 12 个,分别位于江西(鹰潭、抚州、 萍乡、吉安)、江苏(淮安、盐城、镇江)、湖南(郴州)、吉林(延边)、广西(崇左)、 甘肃(定西)、安徽(池州),这些区域的城投债或将面临更大的评级下调压力。
3. 如何看待一般预算收入与支出的关系?
对于地级市这一级地方政府的一般预算支出,在一般预算收入之外,实际上还包含了上级政府转移支付、上级政府债务转贷收入,三种收入合计值基本对应一个地区的可支配财力,对应着实际的可支出规模。因此,对地方政府的一般预算支出和一般预算收入进行比较, 可以大致判断出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支持力度,一般预算支出/一般预算收入比较大的地区,意味着上级政府的支持力度更大,反之亦然。
从全国范围内来看,一般预算支出/收入比值主要集中在 1.0-6.0 之间,这个区间内集中了 90%以上的区域;但与此同时,“长尾效应”也比较突出,也就是说,相当一部分地区可以 获得远超一般水平的上级政府支持。
从区域来看,一般预算支出/收入比值较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黑龙江、吉林)、西 南(云南、四川、贵州)和西北(青海、宁夏、甘肃、新疆)地区,这类区域也是我们通常所比较熟悉的中央支持力度比较的地区。
进一步的,在分析一个省份内的地区支持差异时,可以用一个省份内不同地区的一般预算支出/收入的比值,来判断上级政府的支持。但是这里要注意,高比值对于贫困地区有一定借鉴意义,而对于发达地区,比值比较低更多是因为地区本身经济实力较强。
4. 如何看待基金预算收入/一般预算收入的关系?
地方政府的基金预算收入(注1)主要来自于土地出让收入,相比于一般预算收入主要依赖税收收 入,基金预算收入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也体现了地区财力的波动性。
基金预算收入/一般预算收入比值比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广东、四川、山东、河北等 地区),一般意味着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较高,长期来看,财政实力对于债务 的保障程度有减弱的风险。而对于比值比较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云南、 江西等地区),并非意味着自身经济实力较强,反而意味着土地出让难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