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准人工智能2018行为经济学与人工智能研究报告(上)
2018-07-22 12:04:32
  • 0
  • 0
  • 0
  • 0

前言

行为经济学是借鉴心理学相关理论和实验经济学手段,结合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批判性吸收,所发展起来的对现实经济活动进行解释和预测的一门社会科学。行为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约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步入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行列,是西方经济学发展的新方向。为了突破已有经济学理论的现实局限性,行为经济学借鉴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基于有限理性的假设,将心理因素重新纳入到经济模型之中,考察在心理因素的影响下,经济行为的特征与规律。前景理论是行为经济学的理论核心,主张经济当事人是通过损益来评价决策结果,这种损益评价显著依赖于参照点的选择,即更在意相对水平而非绝对水平。启发式认知偏向与框架效应则是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内核,损失厌恶、锚定效应与过度自信则是前景理论观点的三个表现。

行为经济学研究学者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美国,其次是中国和英国学者。已有一大批学者获得诺贝尔等顶级荣誉,反映出行为经济学已经得到主流经济学的接受和认可。从全局的热度来看,socialeconomics等是行为经济学整体持续关注的热点。economicmodel、selectionbias等则是最新兴起的研究领域。近期关注的重点则是集中在networkgames、economicmodel、selectionbias、votebuying等领域。未来的行为经济学研究将会朝着行为经济和行为金融理论的构建、促进心理学传统和实验经济学的融合、跨学科交叉研究等方向发展。

行为经济学应用广泛,在如今崇尚人工智能的时代,行为经济学理论能够为人工智能中存在的未知、不确定等提供可行的路径。例如亚马逊、苹果等公司等网络营销网站,易趣课堂、MOOC等网络学习平台,Uber、滴滴等共享交通中都充分借鉴了行为经济学的优势和特点。研究根据交叉创新笛卡尔智能分析对两个领域进行交叉分析,其中,动态规划和人工智能是结合最为紧密的两个领域,主要分布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自动化研究所、波士顿大学等研究机构中。研究认为,人工智能会代替未来很多人的工作,能解决一些结果不确定性的问题,即引用各种模型来帮助进行判断和决策,提高原来判断的准确性。但是,人工智能不会替代人的思考,人的思考会考虑到自身的所有权,因此人工智能和行为经济学的融合势必将为人工智能的发展赢得更精确的发展。

1.行为经济学的概念

1.1行为经济学产生背景

最早的西方经济学思想可以追溯至古希腊时期色诺芬、柏拉图的经济论述,之后经历了威廉·配第、大卫·休谟、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为代表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以及马尔萨斯、萨伊和约翰·穆勒等经济学家的发展,然后到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以及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的诞生,再到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的发展,最后到新古典经济学的兴起,以“理性人”假设和均衡分析为基础的传统经济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理论宏图。经济学的基本意义是对现实世界的经济活动进行解释和预测,然而,近几十年来,现实经济活动中出现许多传统经济学“失效”的现象,行为经济学正是基于传统经济理论的局限性逐步得到发展。

行为经济学是借鉴心理学相关理论和实验经济学手段,结合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批判性吸收,所发展起来的对现实经济活动进行解释和预测的一门社会科学。经济活动中的当事人是有限理性的。其行为决策并不符合传统经济学“理性人”假设下的贝叶斯法则,即并不能总是达成完全理性状态下的最优解,而是会受到直觉、背景、情感等因素的影响,经济个体的决策过程存在启发式认知偏差、框架效应等特征。行为经济学与传统主流经济学并不是从属的关系,可以将它视为主流经济学的最新演进与发展。随着行为经济学近年来在国际经济学界的广泛探讨和不断发展,其相较于传统经济学更加贴近现实经济世界的优势愈加明显,在多个学科领域都得到了拓展应用。

实际上,关于行为经济学的思想早在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中便已有所体现,凯恩斯在其经典著作中也有关于心理倾向和非理性的论述,并提到了人的“动物精神”,只是并未得到充分的展开和关注。如果从丹尼尔·卡尼曼与阿莫斯·特维斯基的经典论文发表算起,行为经济学已经有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至今已有大量的行为经济学著述涌现,涉及到从经济学基本理论、实验经济学、管理学到神经经济学、博弈论、金融学和制度经济学等众多领域。进入21世纪以来,有乔治·亚瑟·阿克洛夫、丹尼尔·卡尼曼、弗农·史密斯、托马斯·谢林、彼得·戴蒙德等多位行为经济学家先后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可以说行为经济学推动经济理论迈上了新台阶,正在成为国际最前沿的主流经济学研究领域。

1.2行为经济学与心理学

传统经济学基于完全理性的假设,将参与经济决策的行为主体视为冰冷的“信息处理机器”,认为行为主体能够获取决策所需的全部信息,且具备完美的评算和推理能力。也就是说,传统经济学将心理因素视为经济决策的内生变量,认为心理因素不会对经济决策产生系统性的影响。然而,随着经济活动的日趋复杂,完全理性下的经济学模型对于许多经济现象的解释力日趋乏为,已有的经济学模型无法有效地解释行为主体的非理性行为。

为了突破已有经济学理论的现实局限性,行为经济学借鉴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基于有限理性的假设,将心理因素重新纳入到经济模型之中,考察在心理因素的影响下,经济行为的特征与规律。但行为经济学对于心理学更多的是思想上的借鉴,而不是对其理论的机械移植,心理学的引入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手段,它自始至终都是为经济学不断拓展其理论的现实解释力而服务。在考察心理因素对于经济行为的影响时,行为经济学基于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的思想,将行为主体“心理决策过程”的作用流程转化为“信息加工的过程”,着重分析心理因素对于信息加工过程的影响,以此提出与现实决策相匹配的描述性模型。

1.3行为经济学相关理论阐述

1.3.1对传统经济学的有力质疑:有限理性

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中,人是没有任何情感、利他和直觉等因素的“理性人”,把人描绘的就像机器一样,这一假定与现实中的人并不相符。针对新古典经济学中“经济人”假设的3大基础:人的纯粹自私利己、无限的信息处理与计算能力、完备的外部信息,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提出了强烈的质疑。他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得出,经济活动中的当事人在决策时面临两大约束,即复杂的外部环境约束和自身认知能力有限的约束。因此,当事人不能满足“理性人”的标准,而且无法准确知悉自身的偏好序。即使每一次选择的成本和收益可以精确地计算,也很难实现理性假设下的最优决策。那么,经济活动中的决策者不是经济意义上的“完全理性”,而是“有限理性”的。西蒙提出的有限理性假说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根基。西蒙认为由于人个体自身知识的局限以及个人和社会关系的局限,现实经济活动中的人是有限理性的,其决策及行为并不能总是依照新古典理论中效用函数所表述的达成客观上的最优解。

关于有限理性还有一种值得参考的观点,把有限理性分三个层次或者方面来理解:第一,从哲学思想出发的疑问,理性能认识什么?不能认识什么?即认为人本身存在的局限性,这种理解也得到了哈耶克(Hayek)的认同;第二,类似于西蒙的观点,即人本身的认知局限和环境约束导致了有限理性,这一层面的观点是经济学家探讨最多的;第三,有限理性是人们“理性的选择”,该观点认为由于信息成和心智成本的存在,经济个体权衡了达到完全理性所要付出的各种成本以及能获取的收益差异,主动放弃经济意义上的理性,最终其行为决策依然是有限理性。总而言之,无论从哪一个层面来看,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都遭到了有力质疑,从经济理论的符实性要求来看,有限理性假说显然更符合现实中人的特点。

1.3.2理论的核心基础:前景理论

在西蒙之后,多位经济学家都对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提出了质疑,并对传统经济学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批判。斯托维斯基认为显示性偏好理论不能支撑个体决策模型,他认为经济学研究应该引入科学实验,通过对行为和人本身的观察来研究,应当注重心理学事实,他通过一系列实验指出,人们的行为目标受到来自某种内在激发(arousal)的影响;乔治·卡托纳主张通过主观心理来分析宏观经济波动,他认为预期决定着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化,而预期则取决于人们的心理因素,为研究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思路和方法,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密歇根大学著名的“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建立就是基于他的这一研究的。不过,行为经济学直到卡尼曼和特维斯基1979年发表《前景理论》一文才真正兴起。

经济学分析的核心问题或起点是“选择”——经济当事人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之前的一些经济学家虽然明确指出了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决策模型与现实不符,但是并没有提出合理的选择模型,卡尼曼和特维斯基则对此给出了明确解答。他们首先运用大量实验证明了新古典经济学中“理性人”假设与心理事实不符,然后基于前景理论提出了价值函数和概率权重函数,以此作为全新的效用函数,来论述人在不确定条件下的现实决策过程和机制。

首先,卡尼曼和特维斯基在其前景理论中建立的价值函数与新古典经济学评价结果时采用的效用函数不同,他们认为经济当事人是通过损益来评价决策结果,这种损益评价显著依赖于参照点的选择,即更在意相对水平而非绝对水平。另外,当事人对损益的评价是递减的。关于在面临不确定条件时的概率分布,前景理论认为当事人的主观概率结果可能与客观概率结果不一致,因此设置了一个权重函数来表达这种评价,在此基础上构造的概率权重函数就是非线性的,区别于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线性概率权重函数。

总的来说,卡尼曼和特维斯基的前景理论可提炼出3个要点:

① 前景理论首先指出偏好的完备性、传递性公理与心理事实存在出入,人们的实际决策遵循启发式原则,而且存在框架效应的影响,人的“完备理性”假设是不成立的。

② 人们对于决策结果的评价与参照点有关,即损益的相对水平要比绝对水平更能引起人们的关注。

③ 价值函数在收益区间和损失区间分别是凹函数和凸函数,同时也存在显著的损失厌恶特征。

在前景理论的基础上,卡尼曼和特维斯基以及更多的主流经济学家展开了大量的后续研究,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得行为经济学在主流经济学界获得了重要地位。

1.3.3理论的内核:启发式认知偏向与框架效应

行为经济学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人在不确定条件下如何决策。卡尼曼和特维斯基的前景理论给出了不同于传统经济学的观点,他们认为,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可以视为经济当事人对不同的前景(prospect)进行选择。这种选择可以简化为两个阶段:首先,当事人通过不同的“启发式”程序对前景进行编辑,进而生成对不同前景的简单表示,以便进行评估;其次,在编辑的基础上,依照价值函数评估不同的前景进行选择,做出决策,整个过程存在两个关键的特征:启发式认知偏向和框架效应。

(1)启发式认知偏向

卡尼曼和特维斯基认为,经济当事人在进行选择时普遍采用“启发式”的决策程序,当事人并非是完全理性的,而且由于计算能力的有限和心智成本的存在,当事人更倾向于通过直觉、推断的方式进行选择。“启发式”决策可以分为3类模式:

① 代表性启发模式:该模式指人们在面临不确定条件下的选择时,倾向于假定未来的情形和结局会重复或者类似于以往具有“代表性特征”的案例,从自身经验或者过往事例中寻找与当前情景类似的“代表”作为决策依据,忽视事件本身发生的基本概率;

② 可得性启发模式:它描述的是个体决策时的概率估算与其获取信息的难易程度有关,潜意识认为熟悉的事件发生的概率更大;由事件的可追溯性、被搜索集合的有效性、想象力、幻觉相关所造成的可得性偏向为可得性偏向的四种表现形式。

③ 锚定与调整启发模式(锚定效应):人们在对特定事件进行估算和判断时,很容易将最近接触到的某一数值作为参照点,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从而得出答案,这种与现实情境无关的因素就像“噪音”一样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和评价。

经验规则在“启发式”决策程序中经常被应用,就像“拇指规则”一样。由于自身能力局限、环境约束或者心智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在实际决策过程中很难去依照贝叶斯法则寻求最优解,而是倾向于通过直觉和推断,加以力所能及的运算进行选择。那么,由于这种“启发式”决策偏向的不完全理性,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认知偏差,进而出现行为决策与理性条件下最优结果偏离的现象。

(2)框架效应

框架效应(Framingeffects),指人们对一个客观上相同的问题的不同描述导致了不同的决策判断。框架效应的概念由卡尼曼和特维斯基于1981年首次提出。框架效应的典型例子如“亚洲病”问题。框架效应说明经济当事人的决策依赖于情景和描述,或者将其称作背景依赖,即形式的变化影响个体的偏好和决策,由此导致人们的行为决策出现与完全理性下决策不符的偏差。

1.3.4理论的具象:损失厌恶、锚定效应与过度自信

前景理论中一些典型的论点具象化,可以分为损失厌恶、锚定效应与过度自信3个现象阐述。

(1)损失厌恶

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对损失厌恶有过描述,它是指对于经济当事人而言,在绝对量相同时,损失带来的痛苦超过收益产生的快乐。卡尼曼和特维斯基通过前景理论的价值函数刻画了消费者的损失厌恶心理。传统的消费理论假设人们对不同商品的偏好不受个人现有禀赋或消费经验的影响,而前景理论假设各种不同形式的偏好依赖于参照点,即人们在已有消费基础上承受损失的厌恶远远胜于从增加的新消费品中所得的快感,这在无差异曲线上表现为位于初始禀赋点(参照点)上的一个拐点。

(2) 锚定效应

锚定效应是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沉锚效应普遍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一印象和先入为主是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

1973年,卡纳曼和特沃斯基指出,人们在进行判断时常常过分看重那些显著的、难忘的证据,甚至从中产生歪曲的认识。1974年,卡纳曼和特沃斯基通过实验进一步证明锚定效应:首先让一组实验对象看着标有0-100数字的占卜轮转到的某一个点,然后让其比较联合国中非洲国家的数量与所看到的数字的大小,再给出其猜测的确定值。虽然占卜轮的数字是随机的,但是实验结果却显示被试者给出的猜想结果受到这一数字的显著影响。这一现象说明人们在认知和判断时会受到某一参照点的影响,其所处的情景或者脑海中难忘的例子会影响心理状态并决定认知和判断,进而产生行为决策上的偏差。

(3)过度自信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大多数人对自己的能力和所能获得的知识的准确性存在过度自信。具有成功经验的交易者会高估其对于成功的贡献,并由此产生持续膨胀的自负。人们在经验性环境下对自己的判断一般都表现出过度自信的特征。个人的自信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个人经验对于决策的影响,由过度自信引发的市场现象便是反应过度,投机性资产的市场价格会偏离其基础价值。另外,与反应过度相对的是反应不足现象,表现为市场个体对于某些重大信息反映迟缓、滞后,这两种因素都会导致市场出现波动。

1.3.5理论的衍生:行为博弈论

和传统博弈论不同,行为经济学从人自身的心理特质、行为特征出发,去揭示影响选择行为的非理性的情感因素。行为经济学家为了弥补传统博弈论理性人假定的不足,他们提出了“行为博弈论”。与传统博弈论相对,行为博弈论考虑人类非理性因素,研究参与人实际上做出什么行动。

根据Einstein对理论方法的定义,作为研究不同信息条件下行为人如何进行互动决策的经济理论,博弈论应当尽可能准确地预言和解释经济现实活动;当经济现实与理论模型的结论不一致时,研究者的工作方向就是改造模型,提高其实证效用。这一思潮引致了行为博弈论(behavioral gametheory)的出现,其最初的研究对象就是现实行为人对标准博弈论预测的背离现象。

标准博弈理论的“经济理性”假设假定了现实行为主体能力以外的复杂思维过程,假设所有博弈参与者都符合三个条件:其一,策略思考(strategic thinking),即在对其他参与者将如何行动的分析基础上形成信念(beliefs);其二,最优化(optimization),即对于给定信念选择最优反应;其三,均衡(equilibrium),即参与者调整信念和最优反应至达成相互一致。但是,现实的博弈参与者并不都是经济理性的,并且,由于博弈参与者是相互影响的即使只有极少数的博弈参与者违背经济理性,其他理性参与者的行为也会随之改变,理想化均衡也同样无法实现。因此,经济现实并不能满足标准博弈论对博弈参与者的假定条件。为了延伸博弈论对现实活动的解释,应当在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的前提下重构标准博弈论。如果说,标准博弈论提供了有关经济理性的行为人如何行动的理论,那么,行为博弈论就试图探讨行为人如何在理想的经济理性和现实的有限理性之间进行折衷,以求达到准确解读有限理性的行为人在现实约束中如何行动的目的。

作为实验经济学与标准博弈论的融合,行为博弈研究,尤其是正式模型的构建遵循三个原则,即精确性(Precision)、一般性(Generality)和实验规则(Empirical Discipline),其中精确性和一般性是博弈论的基础标准,而实验规则是实验经济学的基石。

(1)精确性

由于博弈论的研究结果表现为对未来的明确预测,因此研究者不难发现对标准理论背离的实例。许多实验文献都报告了与博弈模型的标准研究结论相背离的实验数据,而困难之处在于以这些实验数据为基础构建与标准博弈论精确性相当的理论。行为博弈研究希望用1-2个自由参数表示差异化行为人的行为灵活性(BehavioralFlexibility),同时用具体数据(而不是主观直觉)来说明参数价值。

(2)一般性

标准博弈论均衡分析广泛影响和应用的原因是其使用通用数学语言并适用于多种不同的博弈类型,行为博弈研究也试图获得与标准博弈论类似的一般性。虽然许多心理学研究者认为行为与特定情境相关,不可能用一种普遍理论说明所有情境,行为博弈研究仍然致力于探寻一种适应尽可能多的博弈类型的一般行为理性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在寻求一般性的过程中,符合多个不同数据类型的典型模型并不一定具备一般性,而仅能够部分完成一个一般性模型所要达成的目标。

(3)实验规则

行为博弈研究的基础数据基本都是经由实验取得。博弈实验对博弈预测的敏感因素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包括博弈参与者知道什么、什么时候行动、各自的支付是多少等等。如其他的实验室科学一样,博弈实验的关键在于通过实验控制来区别哪种理论更加有效,然后再使用该理论进行一般事件的研究。行为博弈研究就是要在标准均衡概念失效的情况下,以实验控制为主要手段,实验数据为基本依据,通过不断地试错与修正建立能够对博弈参与者的未来行为进行准确预测的理论。

1.4行为经济学发展历程

20世纪70年代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些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开始合作,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新的认知心理学理论,系统研究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认知心理学家丹尼尔·卡纳曼和经济学家阿莫斯·特沃斯基在研究中吸收实验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领域的最新进展,以效用函数的再造为核心,彻底改变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特别是新古典经济学)中的个体选择模型,将心理学的研究视角和经济科学结合起来,不再单纯地仅用外界因素来解释人们复杂的决策行为,而是考虑他们决策时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并激发了其他行为经济学家把相关研究领域拓展到经济学的各主要分支,从而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行为经济学”流派。

20世纪80年代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理查德·泰勒为首的一批经济学家开始沿着卡纳曼和特沃斯基研究的方向进行研究,并取得了许多令人欣喜的成果,如罗伯特·希勒(RobertShiller)、梅·斯德特曼(Stateman)、谢夫瑞(Shefrin)、德·庞特(DeBondt)、爱德华兹(Edwards)等。1986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召开的经济学研究会议上,多数论文都运用了心理学的方法和理论来解决经济学问题。该次会议的召开是行为经济学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20世纪90年代

20世纪90年代,由卡尼曼和维特斯基等人引领的行为经济学思潮得到主流经济学家的认同,并逐步吸引了众多一流的经济学家加入到行为经济学的研究行列。与此同时,大学校园的学生也开始表现出对行为经济学的浓厚兴趣。哈佛、耶鲁、斯坦福、芝加哥、加州理工、普林斯顿等许多著名学府都设立了专门研究机构,并在顶级的经济系、商学院开设相关的主干课程。在权威杂志和国际学术会议上,行为经济学也成为了热点议题。众多优秀经济学家的投身和参与表明行为经济学已汇入经济学的主流。

21世纪

2002年10月9日,行为经济学的先驱者丹尼尔·卡纳曼因为“把心理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结合在一起,特别是与在不确定状况下的决策制定有关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卡纳曼运用心理科学对传统经济学研究进行了大胆创新,分别对传统经济学“经济人”的无限理性、无限控制力和无限自私自利等三个假定进行了修正,并进一步提出了既非完全理性、又不是凡事皆自私的“现实人”假定,开创了行为经济学研究新领域。至此,行为经济学的重要地位得到确立并进入了一个新的鼎盛发展时期,行为经济学步入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行列,并代表着西方经济学发展的新方向。


2.行为经济学专家

2.1行为经济学专家

图2行为经济学领域研究学者全球分布

全球学者区域分布如图2所示,可以发现,行为经济学相关的学者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和东亚地区。总的来看,在行为经济学领域,美国远远领先于其他的国家和地区,属第一阶梯。中国、英国、加拿大和德国属第二阶梯。国内学者分布如图3,相关学者主要集中在北京,东南沿海地区分布也较多,这与当地高校数量及质量以及开放程度有重要关系。

图3行为经济学领域研究学者国内分布图

2.2行为经济学代表专家

2.2.1领军人物

国外

l 乔治治·阿克洛夫((George A. Akerlof)

乔治·阿克洛夫(George A. Akerlof)1940年出生于美国康涅狄州纽黑文;1962年,在耶鲁大学获得学士学位;4年后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他曾担任伦敦经济学院货币银行专业的经济学教授、经济顾问委员会高级经济学家、布鲁金斯小组经济问题高级顾问和美国经济联合会副主席;现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因运用不对称信息理论研究市场经济所取得的成就,获得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他的理论研究范围集中在金融市场、宏观经济学、货币政策、贫困和失业以及种族歧视、犯罪、家庭问题等,在这些领域都有着大量的研究文献发表,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不完全信息论。他于1970年发表的论文《柠檬市场:质量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首先提出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这篇文章具有典型的开创性特点,介绍了一种简单但深刻且普遍的观点,并对无数有趣的观点进行了广泛的运用,成为信息经济学最重要的文献之一,也奠定了他获得此次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基础。

阿克洛夫对市场和信息不对称的分析对现代微观经济理论意义深远。他把信息经济学引入经济学领域,开创了逆向选择理论。他的模型可以被用来解释许多抵消信息不对称负效应的社会制度的出现,深化了我们对真实市场现象的了解,改变了经济学家对市场运作方式的认识,动摇了新古典经济理论的基础。他提出的不对称信息理论促进了具体的信息市场发展为解决不完全信息问题的市场,使市场达到产出的社会效率水平。其他学者使用和扩展了他的模型,用于分析组织和制度,以及诸如货币和就业政策等宏观经济问题。如今,不完全信息模型已成为经济学家工具库里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与此同时,阿克洛夫关于失业理论方面的研究也相当深入,他采用效率工资模型解释了非自愿失业存在的原因。

以下是金准人工智能专家利用AMiner数据库对其论文进行挖掘,选取citation最高的几篇文章。

l 罗伯特·希勒(Robert J. Shiller)

罗伯特·希勒(Robert J. Shiller),1946年生于底特律,美国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经济系著名教授,当代行为金融学的主要创始人;被视为新兴凯恩斯学派成员之一;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其主要研究兴趣如下:

罗伯特·希勒1972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曾获1996年经济学萨缪森奖(Paul A. Samuelson Award),2009年德意志银行奖(Deutsche Bank Prize)。希勒教授也是顾景汉奖学金(Guggenheim fellowship)获得者。目前是卡魏施有限公司和宏观证券研究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之一。

希勒教授在经济学的研究工作遍及金融市场、行为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不动产、统计方法以及市场公众态度、意见与道德评判等领域。需要特别指出的,希勒教授是行为金融学领域的奠基人之一。有别于传统金融学研究中“理性人”假设,行为金融学研究侧重于从人们的心理、行为出发,来研究和解释现实金融市场中的现象。目前,行为金融学已经成为金融学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领域,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方法和部分结论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的认可。

希勒教授著作颇丰,除了在各种经济学与金融学权威杂志上发表的大量学术性论文外,希勒教授还有许多专著问世。在他1989年撰写的《市场波动》(MarketVolatility麻省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中,希勒教授对投机市场的价格波动作了数学分析和行为分析;而在其1993年写的《宏观市场:建立管理社会最大经济风险的机制》(Macro Markets: Creating Institutions for Managing Society’sLargest Economic Risks,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则提出了多种新的风险管理合同,如国民收入与不动产期货合同,引领了一场适应现代人生活水平的风险管理领域的新的革命,此书获得1996年美国教师保险与年金协会-大学退休证券基金萨缪尔森奖。尽管这两本著作中大量的金融术语以及高深的数学工具令大众读者望而生畏,但其学术价值得到了学术界的一致认可。

l 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弗农·史密斯(Vernon L. Smith)

他们二人因为在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研究方面所作的开创新工作,获得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丹尼尔·卡尼曼,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卡尼曼1954年在以色列的希伯来大学获得心理学与数学学士学位,1961年获得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博士学位。先后在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自1993年起,卡尼曼担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和公共事务教授。他较为关注工作心理的判断和决策,以及行为经济学方面的问题。其研究兴趣如下:

弗农·史密斯,实验经济学之父,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1927年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州的威奇托,1955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现拥有普度大学、马萨诸塞大学和亚利桑那大学教授头衔。自2001年起,史密斯担任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和法律教授。他是该学校第二位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教授。1986年该大学的詹姆斯·布坎南因公共选择理论获奖。资本理论、金融、自然资源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等领域是其关注点。主要研究兴趣如下:

l 查德·塞勒(RichardThaler)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塞勒因其在行为经济学研究中的突出贡献,获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是经济学的奠基者,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领域的重要先驱者,是继丹尼尔·卡尼曼后第二位因行为经济学领域的开创性贡献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学者。其主要研究兴趣如下:

他将心理学与经济学结合,建立了新的研究框架来理解和预测经济决策行为。塞勒的贡献主要包括建立心理账户理论、计划者-执行者模型、有限理性行为的实证方法、自我控制问题的新框架以及在社会偏好研究中取得的主要成果,以帮助人们重新认识公平在价格决定和个人合作中所发挥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在于塞勒提出以行为经济学为基础的经济政策如何帮助经济主体进行更合理的决策。

塞勒在过去近四十年的研究中,在理论上和实证方法上为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所建立和发展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工具帮助了解和预测人类的经济行为,并产生了明显的累积效应。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在激发大量研究者发展完善相关理论和实证检验方法的同时,也帮助这一传统的边缘领域转化为当代经济学研究的主流领域。

以下是金准人工智能专家利用AMiner数据库对其论文进行挖掘,选取citation最高的几篇文章

l 托马斯·谢林(Thomas C. Schelling)

托马斯·谢林(Thomas C. Schelling)在2005年与罗伯特·奥曼(RobertAumann)共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其主要研究兴趣如下:

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谢林出生于1921年,30岁时谢林获得了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之后他在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担任政治经济学教授达20年。此后,他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公共政策学院和经济系担任教授,并获得退休名誉教授称号。

谢林的著作为博弈论(乃至整个经济学)带来了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谢林意识到,理论应该关注行为体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而不能仅仅关注人性的功利。他将自己对政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洞见融入到博弈论的分析之中,以避免理论对现实的抽空。因而,同大多数博弈论分析相比,谢林的博弈论思想拥有丰富得多的社会内容。例如,他很早就意识到,行为体选择特定战略不仅仅是出于维护自身声誉的目的,它也同行为体遵循某些道德原则、建立自尊或表现宽容和慷慨等考虑紧密相连。他最著名的书是《冲突与微观世界策略》和《宏观行为》。

l 彼得·戴蒙德((Peter A. Diamond)

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世代交叠模型的提出者。其主要研究兴趣如下:

彼得·戴蒙德生于1940年,1960年毕业于耶鲁大学,获得数学学位;1963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在近40年的经济学研究生涯中,戴蒙德教授曾担任多家国际权威经济学杂志的编辑或副主编,经济计量学会会长、美国经济学会副会长等学术职务。

戴蒙德教授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尤其是在宏观经济学、公共财政问题以及社会保障问题等领域中,著述甚多,颇有建树。戴蒙德对于构造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特别是他建立的世代交叠模式,在研究债务问题、最优税收问题以及推动现代动态长期宏观经济分析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20世纪年代以来,戴蒙德提出了一套搜索均衡理论,把总供给总需求、货币、价格、劳动力市场均衡和商业周期等重大问题纳入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中。社会保障问题也是戴蒙德关注的问题之一,他的许多观点不仅在理论界影响很大,而且对于美国政府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产生了重大影响。可以说,在当今美国和国际经济学界,其是一位相当活跃、举足轻重的经济学家。

l 科林·凯莫勒(Colin F. Camerer)

2017年9月,因对行为经济学和神经经济学进行了开创性研究,荣获经济学领域2017年度“引文桂冠奖”。其主要研究兴趣如下:

科林·凯莫勒出生于1959年,为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教授,著名行为经济学家,《行为博弈》一书的作者。凯莫勒于1977年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学士学位,于1979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并随后于1981年在该校获得博士学位。

凯莫勒主要从事经济学与认知心理学的交叉研究,这一研究旨在从心理学和神经生物学层面更好地理解个体决策制定的基础,以此来提升经济行为模型的真实性。在凯莫勒的研究中大量使用了实验方法(有时也使用现场实验),以此来考察人们在博弈及市场环境下究竟是如何行为的。

以下是金准人工智能专家利用AMiner数据库对其论文进行挖掘,选取citation最高的几篇文章

国内

l 汪丁丁

汪丁丁,著名经济学家、教授,是北京师范学院(今首都师范大学)数学学士(1982年)、中国科学院理学硕士(1984年)、美国夏威夷大学经济学博士(1990年),也是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东北财经大学行为与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新世纪》周刊学术顾问和《财经》杂志学术顾问。

汪丁丁倡导“个体生命的自由”,研究领域包括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资源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经济学哲学、经济学思想史、制度分析基础、博弈论基础、微观经济理论、资本理论、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等。

曾发表论文《演化社会理论引言》、《跨学科的范式》、《凸性与均衡稳定性》;出版著作《盘旋的思想》、《情境笔记》、《在市场里交谈》等。2016年1月29日,汪丁丁作品《行为经济学要义》入选“2015年度影响力图书”推荐年度财经类作品。

l 叶航

叶航,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主任,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大学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新政治经济学评论》杂志副主编。长期致力于经济学跨学科研究,涉及领域包括行为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神经经济学与神经伦理学、演化博弈论与演化动力学、演化心理学、社会生物学、人类社会行为的计算机仿真;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广义效用理论,把道德、正义、情感、信仰等传统上属于非经济的人类活动与人类的经济活动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从而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人类行为的整体性及其相互关系。

他在Journal of Artificial Societies and Social Simulation、《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经济学三人谈》《理性的追问》《神经元经济学》《走向统一的社会科学》《宏观经济学》《现代经济学》等著、译作和教材10部;承担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后期研究重大项目,教育部基地研究重大项目等各类研究课题15项;曾获浙江省第十届、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浙江省高等学校三育人先进个人和浙江大学教书育人标兵称号等。

l 周业安

周业安,现任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内《经济研究》、《管理世界》在内的多份学术期刊匿名审稿人。主要研究领域为行为和实验经济学、公共经济学以及公司金融。

目前已经出版了多部学术著作,并且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经济学季刊》等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七十余篇学术论文,《上海证券报》和《中国经营报》等报刊长期专栏作者。和他人共同主编了《中国经济学》,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每年出版一辑;共同主编经济学前沿、金融学前沿以及行为和实验经济学三套译丛(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主要著作有《金融市场的制度与结构》(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地方政府竞争和经济增长》(与李涛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等。

曾获得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经济学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九项,曾入选2005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

以下是金准人工智能专家利用AMiner数据库对其论文进行挖掘,选取citation最高的几篇文章

l 贺京同

贺京同,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教授,西方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有行为经济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博弈论及现代资产定价理论;知识产权经济学;虚拟经济理论与实践等。主要讲授课程有行为经济学(包括行为博弈理论、行为金融等)、数理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现代资产定价理论;无形资产评估理论与实务、计量经济学和复杂经济系统分析与智能化建模理论等。

研究课题有经济稳定增长前提下优化投资与消费的动态关系研究、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调整需求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政策研究、当代行为经济学最新发展研究——对西方经济学前沿理论的批判与借鉴等。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