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准人工智能中国智能音箱市场及业务模式研究报告
2018-07-19 14:46:17
  • 0
  • 0
  • 0
  • 0

前言

 

2014年,亚马逊发布了内置人工智能助手Alexa的智能音箱Echo,这标志着一个家庭自动化新时代的到来。在近四年的时间里,亚马逊的Echo音箱一直主导着智能音箱市场。

现在,智能音箱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智能音箱也越来越商品化,而且成了一种全球性的现象。早期进入智能音箱市场的亚马逊正在失去它的市场份额——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竞争对手谷歌,还有中国新兴的智能音箱玩家的出现。

金准人工智能专家将目光转向低成本、高容量的智能音箱市场,探讨新的商业模式是如何模糊市场竞争路线的。

 

金准数据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亚马逊智能音箱的全球市场占有率高达80%,紧随其后的谷歌有19%,阿里巴巴和小米的市场占有率均为0%。而到了2018年第一季度,数据发生了明显变化:亚马逊的智能音箱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下降至28%,“后来者居上”的谷歌占到36%,其次是阿里巴巴12%的市场占有率、小米7%的市场占有率。

金准数据显示,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仅在2016年就达到了4.3万亿美元的消费支出(美国以12.5万亿美元排名第一,日本以2.7万亿美元排名第三)。根据金准人工智能专家观察数据显示,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在2018年将达到近230亿美元。智能音箱和人工智能语音助手正成为这一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中国智能家居市场的升温,谷歌和亚马逊等老牌企业正面临新的竞争。

金准人工智能专家将深入了解新兴市场的参与者、合作伙伴、商业模式,以及中国在推动低成本、高产量的智能音箱市场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一、美国公司没给中国市场提供足够的服务

不论是亚马逊的Echo音箱还是Google Home智能音箱都没有渗透进入中国市场。

除了美国科技公司在中国面临的严格监管之外,中国的自然语言处理也很复杂(有130种方言和30种书面语言),这使得语音识别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美国的大型科技公司中,只有苹果的智能助手Siri支持普通话。该公司的Homepod智能音箱目前只支持英语,还没有在中国进行发售。

这让中国市场得不到美国企业的充分服务,而本土企业正在利用这一点。

智能语音是中国政府在全国首批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四大主要关注焦点之一,另外三个领域是医疗保健、智能城市和自动驾驶汽车。

中国的大型科技公司已经在中国大举投资。阿里巴巴在中国年度购物盛会“双十一”中以15美元的价格开始发售其天猫精灵智能音箱。百度最近将其在中国发售的智能音箱产品之一的价格从39美元下调至14美元。

这些低价格使得小公司几乎不可能参与市场竞争。

二、中国智能音箱价格大战,热度不减

经历了2017年的大爆发之后,2018年智能音箱市场热度不减:新的品牌不断涌入,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产品不断丰富,百箱大战正式打响,高中低端产品布局逐渐成型;差异化细分市场开始布局,带电池的便携音箱、屏幕音箱和主打儿童市场的智能音箱产品面世;硬件配置方面芯片从通用向专用发展,语音专用芯片增多并逐渐实现量产。
继去年双11后,价格战再度来袭,低价mini音箱迅速普及,推动智能音箱618促销期销量大增。金准人工智能专家线上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618期间(18W24-18W25),智能音箱销量为28.7万台,销额为0.7亿元,均价为263元。销量虽不及去年双11的百万量级,但从消费者购买意愿看,消费需求是存在的。金准人工智能专家预测,2018年中国智能音箱市场规模将达到525万台。

 

 

 

 

 

 

 

 

三、新兴商业模式模糊了竞争界限

进入智能家居市场的中国企业正在部署一种双重商业模式,以获取全球市场份额,并在中国扩张业务:

首先,他们与美国科技公司合作,将他们的硬件搭载微软小娜和Alexa等人工智能助手,在中国以外的地区销售智能音箱。

其次,他们正在与中国的智能语音创业公司合作,或者公司内部开发对话式的人工智能软件,在中国境内销售,而美国的科技公司在中国市场面临着严格的限制。

金准人工智能专家总结了一些公司采用这些方法的例子。

1.联想

为了进入智能音箱市场,联想与亚马逊合作,在美国推出内置Alexa软件的智能音箱。在推出之时,该公司的智能音箱价格比同等规模的亚马逊Echo音箱要低50美元,而且据说音质也更好。

这符合亚马逊最近与第三方硬件制造商合作的趋势,即将Alexa的语音软件作为服务出售,从而扩大Alexa的市场渗透率和用户基数。

为了进一步提高其硬件能力,联想与领先的音响设备制造商哈曼卡顿合作,生产音质更好的音箱。三星子公司Harman Karson也与亚马逊建立了合作关系,以销售自己的Alexa音响,这进一步模糊了全球竞争的界限。

但对于在中国国内的销售而言,联想则是利用人工智能创业企业AISpeech开发的语音识别软件,开发了单独的音箱模型。

2.MOBVOI

谷歌在2015年投资6000万美元支持Mobvoi,这是该公司首次直接在中国投资。这家创业公司生产语音手表、音响和智能镜子。

 

Mobvoi的智能发言人TicHome在全球范围内配备了谷歌助理,但在中国,谷歌仍然面临严格的限制,Mobvoi出售其智能音箱,并内置了自己的语音对话软件。

(注:谷歌本月收购了中国电商巨头京东的少数股权。这两家公司曾讨论在京东购物网站上出售Google Home音箱,虽然目前还不清楚谷歌在中国采取何种模式扩张业务,以应对目前的市场限制。)

京东也是最早推出智能音箱的中国厂商之一,这款名为DingDong的智能音响采用了领先的语音识别公司iFlytek的人工智能软件。

3.小米

独角兽公司小米是中国领先的手机公司之一。(独角兽”公司是指成立10年以内、估值超过10亿美元、获得过私募投资且尚未上市的企业。智能菌注:小米公司已于2018年7月9日在香港上市。)

该公司正在开发自己的人工智能助手,与亚马逊的Alexa合作,并有可能整合微软小娜,推出新的智能音箱产品线。

这一合作可能会让一直在智能音箱竞赛中远远落后于谷歌、亚马逊和苹果等美国科技公司的微软在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

除了智能手机和扬声器,小米还在中国销售各种各样的消费电子产品,包括智能电视、吸尘机器人、智能灯具,甚至还有电饭煲。

考虑到它对人工智能的关注(它最近组建了一个500人的人工智能团队),我们可能很快就会看到它的人工智能助手问世。

四、语音市场中的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

中国最大的三家科技公司——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正将自己定位为在从医疗保健到无人驾驶汽车等一系列行业的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领导者。智能音响是这三家公司共同关注的领域。

1.百度

百度希望其DeurOS平台成为全球主要的会话人工智能软件,与亚马逊Alexa直接竞争。

在今年第四季度,百度推出了一款名为“Raven H”的智能音箱,它的名字来自于去年被百度收购的人工智能助手初创公司Raven Tech。

尽管百度的智能音箱在其对话的人工智能平台DuerOS上运行,该公司同时也依靠外部伙伴进行硬件设计。Raven H公司与瑞典一家名为“Teenage Engineering”的公司合作,发明了一种与市场上其他公司都不一样的音响。

下面是Raven H的照片,还有一个由Teenage Engineering公司拥有专利的无线扬声器。

 

去年,百度还收购了总部位于美国的自然语言处理创业公司kitt.ai,该公司曾得到亚马逊Alexa基金的投资。在今年第一季度,该公司在中国境外地区推出了第一款搭载DuerOS系统的商用硬件产品:在日本推出了一款集智能音箱、智能台灯和投影仪三大功能为一身的产品。

DuerOS受到的是中国数据的培训,但百度在2011年收购了日本输入法编辑器Simeiji后,百度获得了理解并支持日本用户的对话和语法的条件。

百度也在韩国申请专利,且已在韩国有了专利技术,同时它也在为进入东南亚市场做准备。

例如,一项名为“基于人工智能和终端设备的人机交互方法”的专利(如下图所示)似乎将语音识别和面部识别技术结合起来,就像亚马逊的Echo一样,将其应用到类似于消费者的机器人设备上。

除了美国和中国等主要消费市场外,该公司在日本和韩国申请了该专利。

2.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宣布,自2017年7月正式推出以来,已售出超过100万台天猫精灵智能音箱。

天猫精灵使用人工智能语音助手AliGenie,与亚马逊的Alexa进行竞争。AliGenie类似于Alexa,用户可以给AliGenie添加至少100种技能,还可以通过AliGenie在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网站上用自己的声音购物。据The Verge报道,这些命令中有许多可以通过说出“天猫精灵”来激活。

AliGenie可以通过手机摄像头识别物体,包括4万个药品包装、儿童书籍封面和更多的东西。其医疗保健功能主要针对中国老龄化人口和视力障碍人群。

除了智能家居外,阿里巴巴还在为10万间万豪国际酒店客房配备智能音响设施,提供礼宾服务。

3.腾讯

最近,Tecent加入了智能音箱竞赛,但它的强大之处在于其微信的用户群,其微信用户群有近10亿人左右。

它的智能音箱Ting Ting将可以访问微信的应用和服务,比如发送语音信息,免提。

腾讯语音在美国申请的专利超过了50个结果,包括语音处理和认证方法。

五、与美国争夺市场份额

对智能音响主导地位的竞争并没有放缓。

来自中国企业的廉价音响可能日益威胁到正在研发硬件的美国大型科技公司,迫使它们专注于人工智能软件开发。

但即使是在人工智能软件领域,两国的科技巨头也瞄准了同样的市场和合作伙伴。

例如,亚马逊与之前提到的Harman Kardon合作,销售装有Amazon Alexa的Harman智能音箱。而百度已经与Harman单独合作,将其对话人工智能平台DeurOS整合到Harman的汽车中。

Sonos最近推出了与Alexa集成的智能音响,计划在2018年底前支持苹果的Siri和谷歌助手。Sonos也在与中国的初创公司Rokid合作,以解决中文支持的问题。

在智能音响方面,中国企业无疑在国内拥有优势,但在全球范围内,它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与Facebook、亚马逊、微软、谷歌和苹果公司相比,它们缺乏外语用户数据。

它们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国际扩张,可能将取决于在特定市场上的合作或收购大数据公司,类似于百度在日本推出其人工智能助手阿拉丁时的做法。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更多的国际合作、投资和收购可能正在酝酿之中。

总结

智能物联时代,层出不穷的各种智能设备不断推向市场。但不得不说的是,智能音箱的产品设计发展越来越趋于同质化,各家产品几乎没有太多特色,大同小异,在这样的环境下,价格战这个看似行之有效的策略又出现了。市场最终给出了答案,国外市场上,亚马逊和谷歌的音箱最为畅销,HomePod今年一季度只销售出60万台,天猫精灵和小爱同学月售几万台。

金准人工智能专家认为,一方面,互联网企业低价倾销造成了热闹的景象,但用户真实需求还未形成,智能音箱产品主要针对的就是“90后”及更小的人群生活方式的改变,需要等他们有了“稳定的”居住环境才会渐渐成型。

另一方面,从音箱产品本身来看,好音质的音箱从来都不缺,价格较贵的才有品质体验。对于非专业生产音箱的互联网公司来说,再主打好的音质也难以达到专业级别。而被赋予智能定义之后,是增加了产品的卖点,但如果把尚未突破语音语义技术瓶颈的语音助手硬加“智能中控”的定义,难免被怀疑真实性。“发明者对于产品的定位非常重要,智能手机市场最初的高端定位也是由发明者三星、苹果等厂商决定,而智能音箱的发明者亚马逊从最初设计,到产品进入市场,都没有将其定位为高端家居产品,后来追随者想要改变这一定位,非常困难。”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